近年来,西咸新区以赛事为纽带,通过 40 场高规格赛事构建起 “体育 + 消费 + 文旅” 的生态闭环,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标杆。数据显示,这些赛事不仅直接拉动消费超亿元,更创造就业岗位 1500 余个,形成 “以赛兴城、以赛惠民” 的良性循环。

40 场赛事撬动消费新动能,西咸新区激活城市发展引擎

一、赛事矩阵激活消费 “一池春水”

作为中国田协 A1 类赛事,2025 西咸半程马拉松吸引了 4.2 万人报名,1 万名选手参赛,赛事当天在线观看量超 800 万人次。昆明池畔的 “最美滨水赛道” 不仅成为全民健身的舞台,更带动周边酒店预订率激增、餐饮收入翻倍。比赛同期举办的消费嘉年华,通过 “赛事 + 市集 + 美食” 模式,单日吸引超 10 万人次参与,直接拉动消费超千万元。

国际性赛事的落地进一步放大了效应。柔术巡回赛首次登陆西北,吸引 15 国选手参赛;国际马术菁英赛等高端赛事持续提升城市能级。端午期间的 “西咸杯” 击剑公开赛,3000 名选手同场竞技,带动周边文创产品销量增长 30%,形成 “赛事流量” 向 “消费增量” 的高效转化。

二、场馆集群构建城市活力枢纽

高标准场馆是赛事经济的基石。秦汉国际马术中心依托全运会遗产,年均承办 20 余场赛事,5 月举办的全运会资格赛吸引超 2 万人次观赛,带动周边酒店月营业额突破 30 万元。泾河体育中心引入 NBA 赛级篮球场、半露天足球场等设施,打造 “15 分钟健身圈”,赛事期间运动品牌销售额翻倍,日均增长 20% 以上。

场馆的多元化运营更显创新:秦汉马术中心融合音乐节、主题市集,年营收增长 40%;泾河体育中心引入网红餐饮、运动主题影院,成为集竞技、休闲、消费于一体的城市地标。这种 “赛事承办 + 业态融合” 模式,让场馆从单一赛场蜕变为城市活力引擎。

英国上市公司365

三、产业链延伸释放乘数效应

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渗透至全产业链。际华冰雪中心举办滑轮球比赛时,旅游人次达平日 2 倍,带动周边酒店月营业额超 30 万元;马拉松期间,本地特色蘸水面日均销量破万碗,相关餐饮企业营收增长 50%。王府井奥莱等商圈借赛事推出定制促销,赛事期间零售、餐饮销售额分别增长 36% 和 53%,形成 “赛事引流 — 消费转化 — 产业升级” 的闭环。

未来,西咸新区将优化赛事布局,计划引进国际顶级赛事,培育本土 IP,同时推进 “体育 + 文旅 + 科技” 深度融合,目标到 2026 年实现赛事经济规模突破 50 亿元。正如西咸新区教育体育局负责人所言:“赛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‘催化剂’,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‘幸福密码’。” 这种 “以赛促产、以赛惠民” 的模式,正为全国城市发展提供可复制的 “西咸样本”。